杜牧 《山行》,"停车坐爱枫林晚" 中的 "坐" 为何被教科书解释成 "因为" ?
"坐",有多种解释,其中包括"坐着"。 请问, 教科书依据什么排除了"坐着" ,而把它解释成 "因为" 。
"停下车坐着欣赏枫林的夜景" 完全说得通,为何不这样翻译 ?
或者说,依据什么排除了这种翻译 ?
以下是最初的问题描述。
古人(包括唐朝人)用"因"表示因为 ,从来不用"坐"表示因为(也许有点武断,后面会找补回来),这里的"坐"就是字面意思,坐着的意思。
可教科书为何把"坐"解释成 "因为" , 有什么依据 ?
一首表达意境和心情的诗,要的就是流水一样的自然感觉,作者需要强调其中的因果关系吗 ?
也许有大聪明会反驳说,错了,是"停车坐爱枫林晚" 。
那不是重点, 不管是 "坐看" ,还是"坐爱" ,都是 坐 + 动词,"坐"应该是个副词;
重点是 教科书为何把"坐"解释成 "因为" ? 有什么依据 ?
退一步说,就算杜牧在此想表达"因为"的意思,那他完全可以写成"停车因爱枫林晚"。
还可以再退一步说,就算古人也用"坐" 来表示因为,那凭什么说此处的"坐"就是因为的意思,而不是坐着的意思 ? "停下车坐着欣赏枫林的夜景" 完全说得通,凭什么说此处的"坐"不是坐着的意思 ?
不能因为前人把"坐"解释成因为,我们就跟着照单全收, 谁能保证前人一定是正确的 ?
许多答主费劲心机,证明了"坐"的多义性,但依旧无法说明为何《山行》里的"坐"不是坐着的意思。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《晏子使楚》:王曰:何坐?曰:坐盗。
王曰:何罪?曰:罪盗。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自然语言有歧义是难免的,教科书应提供开放式解读,别动不动就搞标准答案。
阅读更多
评论已关闭